找到相关内容43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

    调息静坐中得来也好,可能有部份真理,但总是出于暂有的,幻有的,局部的,假设的,而不是永恒不变的。  佛教的真理,是我空及法空以后所得的结果,我空了,烦恼障断除。法空了,所知障断除。我空之后即解脱生死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664444.html
  • 菩提心

    了解众生如母,自然会想投入修行利他。至于“发菩提心”,上根器者,当依寂天菩萨《入菩萨行论》,先修“自他平等”菩提心,以及“自他交换”菩提心。我们在禅修调息的时候,通常是观想吸入光明,排出污浊;但修“自...

    洛本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5067282.html
  • 茶与佛教的关系

    方外,还要求注意“五调”:(一)调食(二)调睡眠(三)调身(四)调息(五)调心。这五调,特别是调睡眠,都与饮茶有一定的关系。就是佛教其它的各宗各派的修行,对于五调或多或少都要注意到,茶叶不但受到佛教禅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2271569.html
  • 茶与禅的结合

    部分,或者说:茶是“简单的禅”、“生活的禅”。  佛教禅宗的主要修为方法是坐禅,而坐禅除了选择寂静的地方外,还要求注意“五调”:调食,调睡眠,调身,调息,调心。这五调,特别是调睡眠,都与饮茶有一定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5171603.html
  •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离苦得乐

    静修法门简介  3.2 静修舒压的实验案例  3.3 各种静修方法及其风险  3.4 静修风险案例分析  3.5 静修的科学检测实例  3.6 评量静修的共同指标  3.7 MBRS调息释压安心法  ...

    智中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273540.html
  • 佛门舍利子是怎样形成的?

    多种说法。 有一种说法认为:气功家在练气功过程中,在调神、调息和调身的气功三要素要求下,人的思维活动长期处在运气自如、恬淡虚无的绝对入静境界,最大限度地获取自然界的真如能量,达到天人合一,内外身心充分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3175520.html
  • 禅修就学调身心

      自己在教人进行禅修的时候,最常用的就是教人调五式,所谓调饮食、调睡眠、调心、调身、调息。可见禅修实际上就是调整自己的身心,要让自己的身心安住下来,要让自己的身心听话,听自己的使唤。所以,很明显在禅修之前,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体,当然是通过调饮食和睡眠开始的。   古人常常说,身安则道荣。可见要想修道,要想禅修,先决条件就是调整好自己的身心。如何调整饮食和睡眠,在这里就讲些自己的体会,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禅修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062087614.html
  • 仁俊长老:静坐初步简要法

      原 则   调伏妄想,控制杂念,减少烦恼,使思想上轨道。   方 法   1. 调身:先制就一小蒲团,坐在上面,双跏跌或单跏跌均可,全身端直,上下平衡〔不前俯后仰,不左倾右侧〕,右手掌置放左手掌上,姆指相接。   2. 调心:心要保持清醒,觉警,细致,不乱〔少用脑的人心易于昏沉,知识份子心易掉举〕。   3. 调息:呼吸要细、长、明稳;入息与出息时间要均衡〔不要...

    仁俊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7325587960.html
  • 从身体的奥秘探讨生命哲学——以禅、丹道与密为主

    习禅定之禅法。此经明数息修禅法。亦摄其余种种禅法,但最重的在调息。(守意即摄心)”。《安般守意经》是最早讲禅法最为完整的禅法,它可摄其余种种禅法,其禅法之重点,在以数息法为主。今从起字源说起:   安般...心息相依”者,息即指出入之呼吸;心,指心念。倘若“息调则心调,心调则息调。”则为“心息相依”。据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[16]初入禅调息法中,息有四种相:即一风、二喘、三气、四息。前三为不调相,后一为...

    熊琬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2888955.html
  • 天台大师智顗的禅病对治理论(一)

    》将禅病分为身作病、鬼作病、魔作病、不调息成病、业障病   等五种。这五种病中的身作病,是指人体生理上的病。《口诀》谓此病的   成因是:“坐时或倚壁、或衣襟,大众未出而卧。此心懈怠,魔得其便,   ... 5. 不懂呼吸方法而成病   依《口诀》所载,因为“不解调息而成病”,会使人“身体枯闭而羸   瘦。”这也是常见的禅病。一般人常以为坐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,实则如   不得法,往往反而成病。而关键之一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4168661.html